江苏自考网是公益服务信息网,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江苏教育考试院为准。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模拟试题 > 医学类 > 护理学研究>自学考试《护理学研究》冲刺试题十答案

自学考试《护理学研究》冲刺试题十答案

2022-03-14来源:江苏自考网

  

image.png

 

  

image.png

 

  三、填空题

  1.预实验

  2.干预

  3.个案护理

  4.差异(或相差)

  5.研究目的

  6.理论框架

  7.干预(人为施加因素)

  8.代表性

  9.实验观察

  10.质性

  11.干预

  12.相差

  13.个案护理

  14.回顾性研究;前瞻性研究

  15.应用研究;发展研究

  16.客观性

  17.可比性

  18.组间对照;配对对照

  19.相关性研究;比较性研究

  20.整群抽样;系统抽样

  21.现况调查

  22.结果

  23.干预

  24.组间对照

  25.实验性研究

  26.代表性

  27.样本

  28.单纯随机抽样

  29.目的抽样

  30.可靠性

  四、名词解释

  1.回顾性研究:运用临床现有的资料如病历(或病房记录),进行分析和总结的一种研方法。

  2.质性研究:质性研究是研究者凭借研究对象的主观资料和研究者进入当事人的处境中参与分析资料,找出人类生活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共同特性和内涵,用文字描述报告结果。

  3.抽样误差: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的相差称为抽样误差。

  4.个案研究:是针对个案护理的资料进行研究,了解资料的内容,探讨未知领域或对新措施、新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写出论文的过程。

  5.非实验性研究:指研究设计内容对研究对象不施加任何干预和处理的研究。

  6.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对比方法进行研究,是一种科学的,合理的研究方法。

  7.量性研究:又称定量研究,是按照预先设计的研究方案进行研究,通过观察指标获得数据资料,用科学方法来验证模式或理论,用数字资料来描述结果的研究方法。

  8.质性研究:又称定性研究,是研究者凭借研究对象的主观资料和研究者进入当事人的处境中参与分析资料,找出人类生活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共同特性和内涵,用文字描述报告结果。

  9.研究设计:指按预定的研究目标,根据科学技术发展规律,通过测试分析,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学术研究工作作出的全面安排。

  10.研究计划:是指按预定的研究目标,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通过预测分析,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过程做出的全面安排。

  11.随机分组:是按机遇原则进行分组,使每个受试对象都有等同机会被抽取进入实验组或对照组,目的是排除干扰因素,使所有干扰因素能均匀分到实验组或对照组内,这样可使研究结果不受研究者主观因素或其他方面误差的影响,并使所抽取样本能够代表整体。

  12.变异:即使是同质的事物个个体也不是完全相同的,各个体之间的差异,称为变异。

  13.自身对照:是指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数据来自同一样本。

  14.随机:就是按机遇原则来进行分组,使每个受试者都有同等机会被抽取进入实验组或对照组,目的是排除干扰因素,使所有干扰因素能均匀分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内,这样可使研究结果不受研究者主观因素或其他方面误差的影响,并使所抽取样本能够代表总体。

  15.整群抽样:是指将总体中所有的个体按某种属性分成若干个群体,再从所有的群体中随机抽选一部分群体构成样本。

  16.概率抽样:是用随机的方法抽取样本,每一个研究个体都有被抽中的可能性。

  17.依从性指病人对规定执行的医疗护理或科研的试验措施,其接受和服从的客观行为和程度。

  18.科研设计:即使抽象的研究目的具体化,形成研究方案,指导研究工作者有计划地收集资料,归纳和分析资料,最后完成研究目的。

  19.相关性研究:相关性研究是探索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或探索是否存在关系的研究。

  20.干预:即研究者对研究对象人为施加的干预措施(也称为处理因素)。

  21.实验性研究:又称流行病学实验或干预性研究,是研究者采用随机分组、设立对照及干预某些因素的研究方法。

  22.类实验性研究:亦称半实验性研究,与实验性研究方法基本相似,即研究设计中一定有对研究对象的护理干预内容,不同之处是类实验性研究设计内容缺少按随机原则分组或没有设对照组,或两个条件都不具备。

  23.比较性研究:是在自然状态下,对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事物、现象、行为或人群的异同进行比较的研究方法。

  24.抽样:是从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位组成样本,然后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

  25.分层抽样:又称分类抽样,是先根据对观察指标影响较大的某种特征将总体分成若于差别较大的层,然后从每一层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位,组成该层的样本,各层样本合起来组成该研究的样本。

  26.非概率抽样:是指抽样时没有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不是总体中的每一个研究个体部有机会被选择进入样本。非概率抽样在抽样的正确性和样本的代表性方面都不如概率抽样。

  27.方便抽样:也称便利抽样或偶遇抽样,即从总体中选择最容易找到的人或物作为研究对象。

  28.选择性偏倚:是指由于被人选到研究中的研究对象与没有被入选者在某些特征存在差异所造成的研究误差。

  29.信息性偏倚:又称为观察性偏倚,常发生于研究实施阶段,指研究中有关研究对象的或来自于研究对象的信息是错误的,因而产生系统误差。

  30.混杂性偏倚:是指在研究过程中.由于一个或多个潜在因素(即混杂因累、外变量)的影响,缩小或夸大了研究因素与疾病(或事件)之间的联系,从而使两者之间的真正联系被错误地估计,此时出现的偏倚即为混杂性偏倚。

  五、简答题

  1.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答:

  (1)确定研究对象;

  (2)设对照组;

  (3)随机分组;

  (4)确定观察指标;

  (5)采用的试验方法。

  2.简述选择研究样本的注意事项。

  答:

  (1)严格规定样本的条件;

  (2)按随机原则选取样本;

  (3)要注意样本具有代表性;

  (4)要规定有足够样本数。

  3.简述可以减小抽样误差的方法。

  答:

  (1)改进抽样方法,使样本更具有代表性;

  (2)增加样本量到一定水平;

  (3)选择变异程度小的研究指标。

  4.简述样本的概念并列出选择样本的注意事项。

  答:

  (1)样本—研究工作中的研究对象称为样本。

  (2)在设计研究中选择样本的注意事项:①严格规定总体的条件;②按随机原则选取样本,并要注意具有代表性;③每项研究课题都应规定有足够的样本数,过少例数无代表性,而样本过大则产生误差大。

  5.量性研究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答:量性研究应先规定收集资料的方法,通过数字资料来研究现象的因果关系.该研究方法认为获得数字的研究可达到测量精确,并能较客观地描述问题和现象,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资料和设对照组可以避免研究中的偏差。

  6.简述科研设计中设对照组的目的。

  答:为排除与研究无关的干扰因素的影响,使结果具有可比性。

  7.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答:

  (1)确定研究对象

  (2)设对照组

  (3)随机分组

  (4)观察目标。

  8.是么是抽样误差?通过哪些方法减小抽样误差?

  答:

  (1)在抽样时,由于总体中的个体间存在差异,因此,从某个总体中随机抽样所的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往往不相等。这种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的相差称为抽样误差。

  (2)可通过:①改进抽样方法,使样本更具有代表性;②增加样本量到一定水平;③选择变异程度小的研究指标等方法减小抽样误差。

  9.类实验性研究与实验性研究设计的区别有哪些?

  答:

  类实验性研究与实验性研究法相似,区别是前者设计内容缺少按随机原则分组或没有设对照组,或两个条件都不具备,但设计一定有对研究对象的护理干预内容(操纵),而后者3个条件均具备。

  10.简述个案护理研究的基本步骤。

  答:

  (1)选定研究对象;

  (2)找出病人的健康问题或有关的护理诊断;

  (3)针对研究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

  (4)整理结果或护理效果;

  (5)作出评价。

  11.简述实验性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

  答:实验性研究能准确的解释自变量与应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反映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较高。但是同其他研究方法一样,实验性研究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

  (1)优点:实验性研究是检验因果假设最有说服力的一种研究设计。反应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较高。

  (2)局限性:应用的普遍性差。

  12.简述选择性偏倚的控制方法。

  答:

  (1)科研设计严谨,设立并严格掌握研究对象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2)设立多组对照,通过比较不同对照组的结果,可判断是否存在偏倚,以便得出更可靠的结论。

  (3)提高应答率,减少失访率。

  13.简述类实验性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

  答:

  (1)优点:与实验性研究相比,类实验性研究在进行人群的干预研究时可行性高,较为实用。特别是在护理实践中,当研究者无法严格控制干扰变量而不能采用实验性研究来回答因果关系时,类实验性研究是较好的选择。

  (2)局限性:由于类实验性研究有时无法进行随机取样和随机分组,使得研究中已知的和未知的干扰因素无法像实验性研究那样随机均衡地分布在各组中,特别是对于无对照组的类实验性研究,如自身前后对照设计和时间连续性设计,效果的判断更是很难完全归因于干预措施,因此类实验性研究所获得的结果不如实验性研究的可信度高。

  14.简述非实验性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

  (1)优点:非实验性研究是在完全自然的状态下进行研究,因此是最简便、易行的一种研究方法。同时,非实验性研究可以同时收集较多的信息,特别适用于对研究问题知之不多或研究问题比较复杂的情况,用来描述、比较各种变量的现状。另外,非实验性研究可以为实验性研究打下基础,是护理研究中较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2)局限性:非实验性研究没有人为的施加因素,也无法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因此一般情况下无法解释因果关系。

  六、论述题

  1.请根据题目“颈前冰敷预防甲状腺术后颈部肿胀的临床观察”,指出研究应如何选择研究对象?为达到研究目的应采用的分组方法并解释之?

  答:

  (1)研究对象选择为行甲状腺手术的住院病人。

  (2)应采用随机分组。这样可以使研究对象有均等的机会被抽取进入对照组或实验组,目的是排除干扰因素,使研究结果不受研究者主观因素或其他方面误差的影响。

  2.论述量性研究与质性研究的主要区别。

  (1)理论基础不同: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以不同的认识为基础。量性研究以逻辑的实验经验论或实证论为基础,通过逻辑原理和推理获得科学知识。质性研究以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为哲学基础。

  (2)推理方法不同:量性研究常采用演绎推理将一般原理推论到个别情况。质性研究运用的是归纳推理、辩证推理。

  (3)研究目的不同:量性研究的目的是预测和控制。质性研究的目的在于描述和理解。

  (4)文献回顾的广度不同:量性研究要求对于问题相关的研究做深入广泛的回顾之后再定题或进行研究设计,质性研究在开始前一般仅作粗略的回顾或根本不做回顾,以免被已有的结果影响研究方向。

  (5)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不同:量性研究根据是否要干预和随机分为实验性、类实验性和非实验性的研究法。质性研究常采用的方法是现象学研究、根基理论的研究、人种学研究和历史研究法。

  (6)资料收集的方法和性质不同:量性研究常采用量表、问卷等进行测量,获得数字资料。质性研究常采用非结构式的会谈法、观察法等。

  (7)研究者的角色不同:量性研究中要求研究者尽量与研究环境分开,减少主观影响。质性研究中研究者作为研究工具称为研究过程的一部分,研究者的参与可以丰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8)选择研究对象的数量与方式不同:量性研究中根据抽样标准被随机或非随机的选择,要求达到一定数量的样本量。质性研究中不需随机,不需事先确定样本量,收集资料饱和即可停止。

  (9)资料分析方法不同:量性研究运用严格的统计方法进行量性资料的分析,验证假设是否成立。质性研究的资料分析与资料收集常同时进行,将资料组织成对研究现象有意义、个体化的解释或框架。

  (10)结果陈述形式不同:量性研究以数字结果报告。质性研究则以丰富的文字形式报告结果。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江苏自考时间

2023年自考时间:
4月15日-16日

还有000